剛開始接觸這些資料以為自己閱讀這些白紙黑字很簡單,看看字面上的意思應該就是懂了,實際上在結業時跟姚大進行一番討論後,才發現許多觀點需要再多面向的思考和更深入理解課程裡面的真實性,才能好好的運用在人際關係上。
例如ARC三角型這一章節提到親和力影響人際關係,個人粗淺的認為就是沒有親和力的人當然人緣會不好,看到人不會笑、不會打招呼、愛擺臭臉啊等表相…在山達基的課程裡,非也,是說人與人之間必須有良好的親和力,也就是好感度(喜歡不喜歡),才會覺得彼此十分真誠,才能說真心話,帶著信賴在交談。 重點是指以”我”為出發點,我喜不喜歡他人,我得先喜歡對方,我對他有好感,才能散發親和力,提升真實性,進而能夠暢通的溝通。
在什麼是偉大這一單元:對一個人來說,這世上最艱鉅的任務,就是無論有什麼理由不應該如此,都仍能持續的”愛”著他的伙伴。這觀點一開始覺得這種太過高尚、虛無飄渺而又很難辦到的情操,未免太過矯情,這又點打高空。隨著姚大的解釋,無論對方有什麼理由做了不該如此傷害你的事,不要因為別人的過錯或行為來決定自我的價值,對別人的行為而煩惱發怒,一直抓著不放,實際上是沒有放過自己,要先學會”愛”,無論他人對你的惡行,堅持愛別人其實真正就是”愛自己”,唯一能讓人真正通往快樂與力量的道路。
─羅小姐